心声

网站首页 » 法院文化

心声


来源:白龙江林区法院 责任编辑:王婉萍
发布时间:2017/12/4 1:27:03 阅读次数:35298

夜深人静,一人独处,思绪万千。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深或浅,盖上布,以为不存在。世间万物,每一个领域都值得我们去追寻去思索。生活好似一杯白开水,看似平淡无味,实则需要慢慢品鉴。

古语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无论我们年龄多大,在父母的眼里仍然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无论我们身在何方,父母仍然会时刻牵挂我们。在他们的心中,只要我们健康平安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慰藉。

由于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可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尤其是对自己的父母。从小到大,我几乎不对父母亲吐露自己的心声,只会埋藏在内心深处。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家里唯一的男丁就成了父母的宝贝疙瘩,真的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很庆幸,我的父母没有那种想法,对我们一视同仁,他们不会因为弟弟最小,也不会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而宠溺他,偏爱他。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富裕的家庭,更没有显赫的权力,一辈子靠着一双手支撑着这个庞大的家庭,他从来没有过不满与抱怨,一心一意为我们姊妹披荆斩棘,保驾护航。

记得有次快要开学了,但是我的报名费还没有着落,我死活不肯去学校,因为没有学费意味着无法领到书。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拿到崭新的书后洋溢在脸上的幸福笑容时,我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不知是委屈还是悲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当时的我恨透了这个家,恨透了父母,恨透了这个社会,憎恨所有的一切,让我连学费交不起,遭受别人的白眼。那段时间,为了学费原本瘦弱的父亲更加憔悴了,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我感受不到温暖和光芒......最终,我还是顺利地步入了学校的大门。

我曾抱怨过,伤心过,痛恨过,无奈过,但现在更多的是感激与感动。父母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切,为我撑起了一片蓝天,让我明白即使没有优越的生长环境,没有富裕的家庭条件,靠自己的一双勤劳的双手也能过得充实快乐。

人生百态,能自由选择的人是幸福的,但能适度放弃的心是洒脱的。我们无法选择出身,却可以选择另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此时此刻,我只想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学习,让父母活得有尊严,有底气,不再为一两百的学费低声下气,看人脸色,不再为生计劳累奔波,能够让苦了半辈子,累了半辈子的爸妈安享晚年。心存感激,活在当下。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