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金春子、人事司副司长王红燕一行莅临甘肃省法官学院(国家法官学院舟曲民族法官培训基地)调研,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萍,甘南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小宁陪同调研。金春子一行先后参观了学院多功能大厅、科技法庭、文化长廊等教学场地及相关设施,并观看了专题片《架双语之桥,通法治大道》和微电影《盖尼法官》。
8月26日上午,考察组一行在学院召开座谈会,会议由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萍主持。会上听取了甘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两级法院保障少数民族诉讼权利及双语法官办案情况、省法官学院关于双语法律人才培养情况及省法院关于中华司法研究会民族法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二届民族法制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和中国法院民族法制文化陈列馆开馆仪式筹备情况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汇报。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金春子充分肯定了甘南州两级法院发挥民族地区法院特点,保障少数民族诉讼权利和学院在双语人才培养、法学研究、法律文化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她指出,培养民汉双语人才意义重大,甘肃高院在最高法院的领导下,对司法领域开展民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就进一步推动、加强学院的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一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学院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学院在双语培训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提升学院服务能力和水平,拓宽培训服务的范围和层次,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总结双语人才培训经验,争取在双语干部培训、双语学历生培养、定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的发展和成就;三是国家民委及各直属单位、下属单位、合作单位会根据学院实际需求在院校合作、师资力量、教材编写等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希望学院继续为国家和民族地区的双语人才培养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王红燕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始终把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来抓,民族地区对双语人才的需求很大,双语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近年来国家民委整合资源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双语后备人才的培养,双语学历生培养与招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显著成效。而甘肃省法官学院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在双语人才培养方面谋划早、起点高、涉及面宽、专业化程度高,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国家民委培训机构和甘肃省法官学院可以在双语人才培养、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考察组对三项筹备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张萍副院长在总结中强调,金司长对学院重点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大家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围绕重点工作,抓好贯彻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最高法院和国家民委的部署要求,加强沟通、紧密协作、紧抓重点工作、紧扣关键环节,全力以赴做好三项活动的筹备工作,确保三项活动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同时,也请金司长就三项活动中涉及国家民委的领导讲话、论文征集等相关工作能够重点关注,予以协调。二是抓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创建工作。甘肃法院特别是学院,近年来在民族干部培训、促进民族团结,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障少数民族诉讼权利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学院要按照金司长要求,对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院评审命名办法》,严要求,强措施,积极作为,主动向民委做好汇报,做好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创建活动。三是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学院的建设、发展上给予更大支持和关心。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最高法院和国家民委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目前学院正在建设发展的关键期,希望国家民委能够给予更大支持和关心,力促学院和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互动、挂牌;同时恳请将国家民委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举办的藏汉双语培训班安排在学院举办。
省民委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学仁,省法院督查联络处负责人李琰,研究室副主任刘建军,省法官学院院长杨作兴,书记李学振,副院长翟明利、扎西才让,甘南州政府副秘书长、金融办主任袁志华,甘南州民委党组副书记马玉文,甘南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锦仓,舟曲县委统战部副部长王新伟、舟曲县宗教局副局长张宝珍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