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司法为民宗旨,提升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祁连山林区法院积极探索便民服务新路径,设立“判后答疑工作室”和“律师驿站”,通过整合司法资源、引入专业力量,破解当事人“看不懂判决、想不通结果”的难题,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针对部分当事人因对裁判结果不理解而进行信访、申诉的问题,祁连山林区法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设立判后答疑工作室,旨在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工作室由承办法官作为答疑责任人,以“一对一”“面对面”方式,为当事人提供裁判文书的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诉讼程序等全流程答疑服务,通过释法明理、答疑解惑,引导当事人理性看待裁判结果,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矛盾。同时为方便偏远地区群众远程咨询,工作室还采取电话答疑等方式接受当事人咨询。
为进一步强化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保障律师职业权利,优化律师执业环境,祁连山林区法院同步设立“律师驿站”,为参与诉讼的律师提供休息等候、文书查阅、材料打印、网络办公等一站式便利服务。驿站内配备电脑、打印机等设备,联通法院自助服务区,可实时查询案件进展、预约法官沟通、进行庭前准备,营造专业、便捷的工作环境。驿站同时还是法官与律师的互动平台,通过座谈交流、案例研讨,促进双方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领域的共识,既提升诉讼效率,也加强了法官与律师间的良性互动。
从“判后答疑”到“律师驿站”,祁连山林区法院主动转变司法理念,以创新实践为当事人和律师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以司法服务的“小切口”推动法治环境的“大优化”。祁连山林区法院将持续探索“答疑+调解”“驿站+普法”等新模式,强化联动机制,深化社会监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也让法治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