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护古木吐新绿 ,共守千年绿意长

网站首页 » 基层动态

法护古木吐新绿 ,共守千年绿意长

—白龙江林区法院发出首份《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


来源:白龙江林区法院 责任编辑:文/图 吴向婷、杨芳芳
发布时间:2025/4/30 15:06:37 阅读次数:335

春夏之交,日光暖煦,千年古银杏树迎来了一年中最为蓬勃的时节。粗壮斑驳的树干,每一道沟壑都藏着古老的故事。满树层叠的叶片,在微风中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轻响,似在低语着千年的时光流转.....

图1.jpg

4月29日,白龙江林区法院联合康县自然资源局、康县岸门口镇人民政府,在位于康县城南11公里的岸门口镇严家坝村的千年古银杏树下,发布首份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为古树设立司法守护人。白龙江林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志贤、康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豆长付、岸门口镇党委书记杨新颖共同出席活动。

图2.jpg

活动现场,法院干警主动向过往游客、附近村民详细介绍《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及保护古树名木的重大意义,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古树名木保护,让古树名木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图3.JPG

图4.JPG

“等到秋天,还有特地从各地过来打卡银杏落叶的游客,热闹得很。”活动中,不时有附近村民围上来讲述这棵古银杏树的故事,在他们的记忆里,这棵古树不仅是大家赏秋打卡之地,更是传承文化、寄托乡愁的精神港湾。

图5.JPG

图6.JPG

“这棵银杏树有着2800多年的历史,是一级保护古树。”一位村民骄傲地说,“千年来,它一直静静地守护着我们村庄,一年四季不同时节的绝美风光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带动了村里的经济。但是近些年损害古树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此次司法保护令的发布非常及时,就像给古树贴上了量身定做的护身符。”

图7.jpg

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的馈赠,也是乡土文化的精神坐标,更是亘古悠远的生态记忆。陇南森林覆盖率超过45%,居全省第一,现存古树名木8772株,占全省总数的9.3%。自2025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以来,白龙江林区法院主动担责、积极履责,与辖区林业、住建等部门沟通联系,共同探讨古树名木保护举措。此次“司法保护令”的发布,使古树名木的保护更加精准有效,是白龙江林区法院践行“两山理念”、创新生态司法保护的又一举措,也是将“生态优先”理念融入司法审判的生动实践。

图8.jpg

下一步,白龙江林区法院将持续延伸环资集中管辖法院职能,不断强化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使命担当,进一步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与辖区内自然资源、林业保护等单位携起手来,通过“司法+行政”协同联动,让古树名木这一绿色活化石在全社会的呵护下,继续见证岁月变迁,让跨越千年的绿色瑰宝在司法的庇护下生生不息。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