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甘肃省林区中级法院受理的一起生态环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中,某市检察院主动采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广泛凝聚起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合力。
通过填写“要素式”起诉状,公益诉讼起诉人进一步梳理了当事人基本信息、司法鉴定意见及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等基本情况,使得受诉法院能简洁、直接地了解案情,迅速进入审理阶段,全面提升诉服、审判效率。在事实与理由部分,公益诉讼起诉人按照生态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逐项列举了被告人实施的具体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侵权人通过阅读“要素式”起诉状,了解了自身行为的违法性以及该行为带来的损害后果,明确赔偿义务的法定来源,更加自觉地服判息诉,主动履行生效裁判确定的法律义务,提高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公信力。
下一步,该院立案庭将切实发挥“示范文本”在构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格局中的积极作用,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广泛凝聚各方合力,以“示范文本”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释法说理、判后答疑,引导各方当事人对诉讼结果产生合理预期,促推辖区群众自觉养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提升审判质效、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贡献立案诉服力量。
甘肃省林区中级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广场南路73号 邮编:730000 E-mail:gsgyxcc@163.com
甘肃省林区中级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