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增强辖区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8月15日,祁连山林区法院开展生态日普法宣传系列活动,以司法力量守护祁连山生态之美。
协同共治:构建生态联合保护长效机制
为纵深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祁连山林区法院、祁连山林区人民检察院、祁连山管护中心和马蹄寺景区管委会在管委会会议室共同召开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
会上,祁连山林区法院系统介绍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文化广场的建设背景、实施进展和机制运行情况,重点阐述了法治文化广场作为特色普法阵地所构建的“普法宣传-警示教育-司法实践-协同共治”的功能体系。与会单位就提升法治文化广场使用效能、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广场作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围绕完善环境资源案件协作机制、拓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多元路径、加强名胜古迹保护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就建立联合保护机制达成共识。该机制以“常态化联络、联动化保护、专业化审判、系统化修复、立体化宣传”五项措施为主要内容,通过“司法+行政”协同治理模式,构建起“预防-惩治-修复-教育”的生态保护体系,实现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的无缝衔接,为祁连山生态保护筑牢坚实法治屏障。
普法宣传:让“两山”理念扎根群众
祁连山林区法院联合祁连山林区人民检察院、马蹄自然保护站、马蹄寺景区管委会在马蹄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法院干警通过设置普法宣传台、悬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向农牧民群众、游客及周边商户讲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普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危害野生动植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解答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活动还设置“生态环保知识问答”环节,通过发放环保布袋、抽纸、帽子等奖品,吸引群众积极参与互动,进一步引导群众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以案为鉴:将典型案例转化为生态法治教育课堂
普法宣传活动中,法官通过解读“马某某、王某、马某龙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马某海、马某福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王某、王某某、张某某、翟某某非法狩猎案”等典型案例,向群众阐释了人与野生动植物的密切关系、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让群众更为直观的认识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将面临的法律后果,进一步教育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增强了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守护人类家园”的生态保护意识,切实提升了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全民守护绿水青山的良好氛围。
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解答群众相关咨询40余人次,有效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甘肃省林区中级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广场南路73号 邮编:730000 E-mail:gsgyxcc@163.com
甘肃省林区中级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