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林区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 关注: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法官温情执行巧化信访坚冰 司法关怀照亮困难家庭前行路

来源:洮河林区法院 作者:文/图 何华 责任编辑:林区中院 发布时间:2025/10/28 16:38:03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近日,洮河林区法院执行庭法官通过耐心沟通与司法关怀,成功化解一起因执行难引发的信访案件,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传递了司法温度,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理解与信任。

      该案是一起典型的因执行不能引发的信访案件。被执行人曹某负有债务偿还义务,但其家庭境况极为窘迫。为谋生计,曹某被迫长期外出打工,留下妻子范某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租房生活,老大在校住读小学二年级,其余三个孩子年幼需时刻照料,家庭重担全部压在范某一人身上,生活异常艰难。

1.png

      案件信访至最高人民法院后,经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由该院负责执行。接手此案后,承办法官深感责任重大,他意识到,简单的法律程序无法化解这起深植于生活困境中的矛盾。为此,他决定深入实地,走访调查,探寻矛盾的根源。

      当法官在申请执行人的引导下推开被执行人曹某妻子范某租住的房间,眼前的景象让他深受触动。时值午饭,桌上摆放的只有清汤寡水的白水面片,不见一丝油星和菜叶。范某局促地解释道,这就是孩子们的日常伙食。法官俯身尝了一口碗中的面,那寡淡无味、缺乏营养的滋味,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家庭的贫寒与无助。他坐在范某身边,耐心倾听她的诉说,细致阐明法律规定。

      沟通中,法官注意到孩子们怯生生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神,当即自掏腰包拿出100元钱,塞到范某手中,轻声说:“给孩子买点水果,不能苦了孩子。”这个不经意的暖心举动深深打动了范某,随即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了丈夫曹某,执行法官与远在外地的被执行人通过电话进行沟通,设身处地的感受到被执行人的现实困境,也触动了在场的申请人。最终申请人被法官的真诚和被执行人家庭的实际情况所感动,表示愿意给予履行宽限期,并承诺不再信访。范某也郑重表态,会积极联系丈夫,尽快履行义务

2.png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起案件的圆满解决,正是对“马锡五审判方式”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精神的生动践行,是将法理情相融合的典型案例。它证明,真正的案结事了,不仅在于一纸判决的强制执行,更在于深入实际的调查、将心比心的沟通和司法为民初心的坚守。